首页

黑冰女神

时间:2025-05-30 01:36:13 作者:福建永定:巧手绣香包 端午承古韵 浏览量:32481

  中新网福建永定5月29日电 (黄秋萍 吴宇梁 吴道明)当艾草清香漫过土楼天井,五色丝线穿梭于客家阿婆的指尖,一个个承载着千年祝福的端午香包,在福建龙岩永定土楼间悄然成型。

  作为客家人“五、八、腊”三大节庆之首,永定的端午节不仅保留着“粽子节”的传统,更以独特的香包制作、午时水沐浴、舞龙灯等习俗,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文化传承画卷。

当地村民们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福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里。黄秋萍 摄

  “五月五,过端午,门插艾,香满堂,吃粽子,撒白糖,赛龙舟,喜洋洋。”5月28日,踏入龙岩市永定区洪坑土楼景区的“土楼王子”振成楼大院,一股清新药香扑鼻而来。院内长桌上,造型精美的香包整齐排列,当地村民们专心致志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愿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中。

  据了解,自制中药香包是永定多年来的端午传统。这些香包内填充着艾叶、丁香、藿香等十余味中草药,经过七蒸七晒的古法精心炮制,再系上五彩绳结。在客家人心中,每一个香包都寓意着驱邪纳福,它们不仅是精致的装饰品,更是守护平安的护身符。

  “我特别喜欢这个香包!闻起来香香的,奶奶说戴上它,小虫子就不敢靠近我啦!”当地幼儿苏渠珉满脸欢喜地说。

  “老话说‘戴个香草包,不怕五虫害’。这香包既能安神驱蚊,又能传递心意、寄托祝福。”当地村民胡惠平感慨道,“现在市场上虽然也有香包卖,但亲手制作的才最有温度,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牵挂和祝福。”

土楼人家给孩子洗午时水。 黄秋萍  摄

  在永定,端午节还有“卫生节”的别称。节日当天,天还没亮,家家户户就开始洒扫庭院,在门上悬挂艾叶、葛藤、菖蒲。同时,将悬挂数日的菖蒲、艾叶熬制成药汤——“午时水”,供全家洗浴。

  “挂艾叶、葛藤,是祈求平安顺遂;用它们熬水洗澡,能祛寒湿、避蚊虫、驱毒辟邪。”当地村民林日耕介绍,“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习俗,蕴含着养生的大智慧!”

  在土楼里,包粽子的传统更添温情。糯米浸透赤砂糖的甜蜜,五花肉裹着粽叶的清香,三代人围坐在土楼厅堂,长辈耐心地教晚辈折粽叶、缠棉线。村民们告诉记者,用山泉水浸泡糯米,采摘后山新鲜的粽叶,这样包出的粽子才有浓浓的“家乡味”。蒸笼掀开,白雾升腾,粽香与欢笑声弥漫整个院落。

  “在城里,端午好像只剩下超市里的速冻粽子。但回到永定,看着老母亲戴着老花镜缝香包,女儿跟着我们歪歪扭扭的包粽子,这才是记忆中完整的端午节,传统习俗就是我们客家文化的根啊!”返乡游子林诗怡说道。

土楼娃在土楼门前舞龙灯、哼唱端午童谣。 黄秋萍  摄

  暮色降临,土楼群披上金色的纱衣,孩童们吃着粽子、戴着香包追逐玩耍,药香、粽香与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萦绕。当现代社会逐渐将端午简化为消费符号,永定的客家人依然坚守着“五月节”的文化内涵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环京周边新建50家蔬菜生产基地

湖北五峰3月28日电 (董晓斌 杨威)“今年春天气温低出茶晚,还好茶叶长势不错,趁今天开园我采了7斤多。”28日中午,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,茶农郑昌林将刚采摘的鲜叶送到五峰汲明茶叶专业合作社,卖了近300元。

巴西教授谈巴中建交50周年:两国经贸合作与人文往来日益密切丨世界观

詹天佑自幼聪颖,12岁赴美留学,后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,主修铁路工程。他留学归国后,经同学介绍,参与修建铁路。他曾说:“各出所学,各尽所知,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,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。”

12月6日至8日,藏北高原西藏申扎“赶大集”

开幕式上,举行了文学资料捐赠仪式。三毛家属、余光中家属将著名作家三毛、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珍贵文学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,胡邦胜为其颁发证书。

国资委:截至6月底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

王塞天是一名土木工程师,此前已经有两年的道路建设和维护经验,在接下来的专业技术学习中,他最想深入钻研无人驾驶技术,“无人驾驶技术对于地铁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既能提升地铁运行的效率,还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,中国在这项技术领域非常先进,我想我们能够在这次学习中获益良多。”王塞天说道。

踏入安康社区,一幢幢小楼整齐排列,保障设施一应俱全。每到重要节日,安康社区还会举行“百家宴”,不同民族的居民端出各自的拿手好菜,共同庆祝,大家其乐融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